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高端模具制造冷水机:淬火冷却与加工温控功能,保障模具精度与寿命

发布时间:2025-09-03阅读:3

一、高端模具制造专属:冷水机的 4 大核心功能特性

高端模具制造(如汽车冲压模具、3C 产品注塑模具)对模具硬度、型腔精度要求严苛,温度控制不当会导致模具淬火硬度不足(耐磨性能下降)、加工变形(型腔尺寸偏差超 0.01mm),直接影响模具使用寿命与产品成型质量。专用高端模具制造冷水机通过梯度淬火冷却与微精度加工温控设计,满足 GB/T 1298-2015JB/T 7713-2021 等行业标准要求,保障模具制造过程的高稳定性。

1. 模具钢梯度淬火冷却

针对模具钢(如 H13 热作模具钢、Cr12 冷作模具钢)的淬火工序,需先将模具加热至 850-1050℃(奥氏体化),再通过精准冷却控制淬火硬度(HRC 50-55)与韧性,冷却过快易导致模具开裂(开裂率超 8%),过慢则会降低硬度(HRC 低于 45)。冷水机采用 双介质梯度冷却系统:第一阶段通过高压水雾(水温 25±2℃)将模具从 1000℃快速冷却至 600℃(降温速率 20℃/s),避免珠光体转变;第二阶段通过冷却油浴(油温 80±5℃)缓冷至 200℃(降温速率 5℃/s),减少马氏体转变应力。例如在 H13 热作模具淬火中,梯度冷却可使模具硬度均匀性≤±1HRC,冲击韧性≥15J/cm²,开裂率控制在 0.5% 以内,符合《热作模具钢技术条件》(GB/T 1298-2015),保障模具在反复高温冲击下的使用寿命(≥10 万模次)。

2. 模具型腔精密铣削温控

高端模具型腔(如手机外壳注塑模具型腔)采用高速铣削加工(转速 15000-20000r/min),铣削过程中刀具与模具摩擦产生大量热量(局部温度达 300-400℃),高温会导致模具型腔变形(尺寸偏差超 0.005mm)、表面烧伤(粗糙度 Ra 1.6μm)。冷水机采用 刀具 - 工件双冷却系统:通过内冷刀具喷射 - 3℃的低温切削液(导热系数≥0.4W/(mK)),直接冷却切削区;同时通过真空吸附式冷却平台将模具基体温度稳定控制在 22±0.2℃,避免热变形。例如在手机中框注塑模具型腔铣削中,双冷却设计可使型腔尺寸精度误差≤0.003mm,表面粗糙度 Ra≤0.4μm,无需后续抛光即可满足成型要求,符合《塑料注射模具技术条件》(JB/T 7713-2021),提升模具成型产品的表面质量(无缩痕、飞边)。

3. 模具抛光恒温冷却

高端模具抛光(如光学模具镜面抛光)需在恒温环境下进行(温度 20-25℃),温度波动会导致抛光膏黏度变化(抛光效率下降 40%),甚至造成模具表面划痕(影响产品光学性能)。冷水机采用 抛光工位恒温系统:通过环绕式冷却风幕与冷却平台协同,将抛光区域温度稳定控制在 23±0.1℃,湿度控制在 45±5%,同时配备 抛光压力联动功能 —— 当抛光压力从 50N 增至 80N 时,自动调整冷却风幕风速(从 2m/s 增至 3m/s),抵消压力增加产生的额外热量。例如在光学透镜注塑模具镜面抛光中,恒温冷却可使模具表面粗糙度 Ra≤0.01μm(达到镜面效果),抛光精度误差≤0.001mm,保障透镜成型后的透光率(≥99.5%)与成像质量,符合光学模具制造标准。

4. 防切削液污染与高精度适配设计

高端模具制造车间需满足 Class 7 洁净度要求,冷水机接触模具的冷却介质(切削液、淬火冷却油)采用专用过滤系统(精度 0.1μm),去除金属碎屑与杂质,防止划伤模具表面;冷却管路采用 316L 不锈钢(表面抛光 Ra≤0.8μm),接口采用快装式密封(氟橡胶垫),避免切削液渗漏污染车间;针对高精度加工需求,设备配备 低振动设计(振动振幅≤0.05μm),运行噪音≤40 分贝,避免振动干扰模具加工精度,符合高端模具制造的精密环境要求。

水冷箱式低温冷冻机.png

二、高端模具制造冷水机规范使用:5 步操作流程

高端模具制造对模具精度与硬度要求极高,冷水机操作需兼顾梯度淬火冷却与微精度加工温控,以模具专用水冷式冷水机为例:

1. 开机前系统与模具材质适配检查

• 系统检查:确认冷却介质类型与工序匹配(淬火用冷却油、铣削用切削液、抛光用冷却水),液位达到水箱刻度线的 90%,检测水泵出口压力(淬火工序 0.8-1.0MPa、铣削工序 0.5-0.7MPa、抛光工序 0.3-0.5MPa),查看水雾喷嘴、冷却平台接口密封状态(无渗漏);清理冷却介质过滤器(去除残留金属碎屑);

• 材质适配:根据模具钢类型设定基础参数(H13 钢淬火降温速率 20℃/sCr12 15℃/s,模具铣削冷却水温 22℃),安装高精度温度传感器(分辨率 0.01℃,溯源至国家计量院模具专用标准),校准传感器精度(误差≤0.03℃)。

1. 分工序参数精准设定

根据高端模具不同制造工序需求,调整关键参数:

• 模具钢淬火:水雾冷却水温 25±2℃,压力 0.6-0.8MPa,降温速率 20℃/s(第一阶段);油浴冷却油温 80±5℃,降温速率 5℃/s(第二阶段);开启 梯度淬火模式,设定模具终冷温度 200℃

• 型腔精密铣削:刀具切削液温度 - 3±0.5℃,流量 1.2-1.5L/min;模具冷却平台水温 22±0.2℃,流量 0.8-1.0L/min;开启 双冷却联动模式,设定模具表面温度上限 25℃

• 模具抛光:抛光区域冷却风幕温度 23±0.1℃,风速 2-3m/s;冷却平台水温 23±0.1℃,流量 0.5-0.7L/min;开启 压力联动模式,抛光压力每增加 10N,风速提升 0.2m/s

• 设定后开启 权限分级功能,仅持模具制造资质人员可调整参数,操作记录自动上传至模具生产管理系统(MES)。

1. 运行中动态监测与调整

通过冷水机 模具制造监控平台,实时查看各工序温度、冷却介质参数、模具硬度 / 精度数据,每 10 分钟记录 1 次(形成模具质量台账)。若出现 模具淬火硬度不足(多因油浴温度偏高),需降低油浴温度 5-8℃,小批量试淬火(1 件模具试样)检测硬度;若型腔铣削尺寸偏差超 0.005mm(多因冷却平台温度波动),需微调平台水温 ±0.1℃,重新铣削 5mm 型腔检测尺寸;若模具抛光出现划痕(多因抛光区域温度波动),需调整风幕温度 ±0.05℃,检查抛光膏黏度(维持 200-300cSt)。

2. 换产与停机维护

当生产线更换模具类型(如从汽车冲压模具换为手机注塑模具)或材质时,需按以下流程操作:

• 换产前:降低冷水机负荷,关闭对应工序冷却回路,排空管路内残留介质(淬火油与切削液禁止混用),清理水雾喷嘴、冷却平台内的金属碎屑;根据新模具工艺重新设定温度与流量参数(如注塑模具抛光温度提升至 23.5℃);

• 换产后:小批量试生产(1 件模具型腔铣削、1 件模具抛光),检测模具精度(型腔尺寸、表面粗糙度)、硬度,确认无问题后恢复满负荷运行;

• 日常停机维护(每日生产结束后):关闭冷水机,清理设备表面切削液、抛光膏残留(用中性清洗剂擦拭),更换冷却介质过滤器滤芯;检测管路密封性(保压 0.8MPa10 分钟无压降),补充不足的冷却介质。

1. 特殊情况应急处理

• 冷却介质泄漏(淬火中):立即停机,关闭冷却回路阀门,用吸油布清理泄漏的冷却油(避免接触高温模具引发冒烟),更换损坏的管路或密封件后,补充冷却油并排气;已淬火的模具需重新检测硬度与开裂情况,不合格模具重新淬火;

• 突然停电(型腔铣削中):迅速关闭冷水机总电源,断开与加工设备的连接,手动移动铣刀远离模具(防止刀具与高温模具粘连);启动备用发电机(30 秒内恢复供电),优先恢复冷却系统,待温度稳定后,重新校准机床坐标与冷却参数,对停电前加工的型腔进行尺寸检测;

• 抛光区域超温(温度骤升 2℃):立即降低抛光压力(从 80N 降至 50N),提升冷却风幕风速至 3.5m/s,同时检查冷却平台是否堵塞(用压缩空气 0.2MPa 吹扫);待温度恢复至 23±0.1℃后,重新抛光小范围区域(5cm×5cm)检测表面质量,排除故障前禁止继续抛光。

三、高端模具制造冷水机维护与选型要点

• 日常维护:每日清洁设备表面与过滤器,检测冷却介质液位、温度;每 2 小时记录模具硬度、型腔尺寸数据;每周用专用清洗剂清洗冷却管路(去除金属碎屑与油垢),校准温度传感器;每月对水泵、压缩机进行润滑维护(使用高温润滑油),清理换热器表面灰尘;每季度对淬火冷却油进行性能检测(黏度、闪点),更换老化的密封件;每年对冷却系统进行全性能测试(如梯度降温速率、加工温控精度);

• 选型建议:模具钢淬火选 梯度冷却冷水机(制冷量 50-80kW,支持双介质冷却),型腔铣削选 双冷却精密冷水机(控温 ±0.2℃),模具抛光选 恒温风幕冷水机(控温 ±0.1℃);大型模具制造厂建议选 集中供冷 + 分布式工艺适配系统(总制冷量 100-150kW,支持 5-8 条生产线并联);选型时需根据模具尺寸与工艺需求匹配(如 1.5m×1.0m 汽车冲压模具淬火需配套 60-70kW 冷水机,手机注塑模具铣削需配套 15-20kW 冷水机),确保满足高端模具高精密制造需求,保障模具精度与使用寿命。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512-36902406

微信咨询
二维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