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水产加工冷水机:原料保鲜与冻结缓冷功能,保障水产品鲜度与品质

发布时间:2025-09-02阅读:22

一、水产加工专属:冷水机的 4 大核心功能特性

水产加工(鱼虾类预处理、鱼糜加工、冷冻水产品解冻)对温度控制、微生物抑制要求严苛,温度波动会导致水产品腐败变质(如鱼虾组胺超标)、肉质口感下降(如鱼糜弹性降低),直接影响产品安全与市场竞争力。专用水产加工冷水机通过低温控温与防腐蚀设计,满足 GB 10136-2015SC/T 3016-2016 等水产加工标准要求,保障加工过程合规性与产品品质稳定性。

1. 鱼虾原料低温保鲜冷却

针对新鲜鱼虾(如三文鱼、对虾)的预处理工序,捕捞后需在 2 小时内将原料温度从 25℃降至 0-4℃(抑制细菌繁殖,如副溶血性弧菌,菌落总数控制在 10³CFU/g 以内),避免组胺生成(组胺含量≤50mg/100g,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冷水机采用 冰水混合冷却系统:通过制冷机组将冰水混合物温度稳定控制在 1±0.5℃,再通过喷淋装置向鱼虾表面喷洒冰水,配合搅拌输送,使原料中心温度在 1.5 小时内降至 3±0.5℃。例如在三文鱼预处理中,低温保鲜可使原料保质期从 6 小时延长至 48 小时,肉质新鲜度(K 值)≤20%K ≤20% 为一级鲜度),避免因高温导致的肉质软化、风味流失,为后续切片加工保留最佳口感。

2. 鱼糜加工恒温控制

鱼糜加工(如鱼丸、鱼糕原料)需在 0-10℃环境下进行(防止蛋白质变性,维持鱼糜弹性),温度超过 12℃会导致鱼糜凝胶强度下降 30%,影响成品口感。冷水机采用 鱼糜研磨 - 搅拌双冷却系统:通过冷却研磨机夹套将研磨温度控制在 5±0.5℃,同时通过冷却搅拌缸将鱼糜混合温度控制在 8±0.5℃,配备 温度 - 转速联动功能:当鱼糜温度升高 0.5℃时,自动提升冷却流量并降低搅拌转速(从 300r/min 降至 200r/min),抵消摩擦产热。例如在鳕鱼鱼糜加工中,恒温控制可使鱼糜凝胶强度达 800gcm 以上(行业标准≥600gcm),弹性值≥85%,制成的鱼丸煮后不破裂、口感 Q 弹,符合《冷冻鱼糜》(SC/T 3016-2016)对品质的要求。

3. 冷冻水产品解冻缓冷

冷冻水产品(如冻虾、冻鱼片)解冻需缓慢降温(避免肉质细胞破裂,水分流失率≤5%),传统室温解冻易导致内外温差大(表面 20℃、中心 - 10℃),肉质发柴。冷水机采用 梯度缓冷系统:第一阶段通过解冻池将冷冻品从 - 18℃缓冷至 - 5℃(降温速率 0.5℃/h),第二阶段通过冷水喷淋降至 0-2℃(降温速率 1℃/h),全程维持解冻环境温度稳定在 2±1℃。例如在冻对虾解冻中,梯度缓冷可使对虾水分流失率控制在 3% 以内(传统解冻超 8%),虾肉蛋白质流失率≤2%,解冻后对虾形态完整、肉质紧实,烹饪后鲜味物质(如谷氨酸)保留率提升 25%,避免因快速解冻导致的品质劣变。

4. 防海水腐蚀与卫生设计

水产加工中冷却系统易接触海水、鱼虾体液(含盐分、蛋白质),冷水机接触介质部件采用 2205 双相不锈钢(耐海水腐蚀,耐盐雾时间≥3000 小时),管路接口采用氟橡胶密封垫(耐蛋白质黏附,易清洁);冷却介质(符合 GB 5749-2022 的饮用水,添加食品级缓蚀剂)配备 自动除垢模块(去除管路内的钙镁水垢与蛋白质残留),防止管路堵塞;同时,设备外壳采用食品级不锈钢(表面拉丝处理,Ra≤1.6μm),便于日常冲洗清洁,符合水产加工车间卫生要求,避免微生物滋生。

风冷螺杆式低温冷冻机一二.png

二、水产加工冷水机规范使用:5 步操作流程

水产加工对水产品鲜度与食品安全要求极高,冷水机操作需兼顾低温控温与卫生规范,以水产专用水冷式冷水机为例:

1. 开机前卫生与系统检查

• 卫生检查:启动 CIP 清洗系统对冷却管路、解冻池进行清洗(80℃热水循环 20 分钟 + 1% 次氯酸钠溶液消毒 15 分钟 + 清水冲洗至中性),清洗后检测管路内微生物(菌落总数≤10CFU/100mL,无致病菌);用高压水枪冲洗冷水机表面,去除残留的海水、鱼虾碎屑;

• 系统检查:确认冷却介质(添加缓蚀剂的饮用水)液位达到水箱刻度线的 90%,检测水泵出口压力(稳定在 0.4-0.6MPa),查看冰水喷淋头、解冻池冷却管接口密封状态(无渗漏);检测冷却介质盐含量(≤50ppm)、pH 值(7-8,防止管路腐蚀),不达标则添加缓蚀剂或更换介质。

1. 分工序参数精准设定

根据水产加工不同工序需求,调整关键参数:

• 鱼虾原料保鲜:冰水混合物温度 1±0.5℃,喷淋压力 0.2-0.3MPa,水流速度调至 2.5-3.0m³/h,开启 低温保鲜模式,设定原料中心温度上限 4℃

• 鱼糜加工:研磨机冷却水温 5±0.5℃,搅拌缸冷却水温 8±0.5℃,水流速度调至 1.5-2.0m³/h,开启 温度 - 转速联动模式,鱼糜温度上限 10℃

• 冷冻品解冻:解冻池第一阶段水温 - 5℃、第二阶段水温 2℃,水流速度调至 1.0-1.5m³/h,开启 梯度缓冷模式,设定降温速率分别为 0.5℃/h1℃/h

• 设定后开启 权限分级功能,仅持水产加工资质人员可调整参数,操作记录自动上传至水产生产追溯系统(MES),满足食品安全追溯要求。

1. 运行中动态监测与调整

通过冷水机 水产加工监控平台,实时查看各工序温度、冷却介质盐含量、水产品水分流失率等数据,每 30 分钟记录 1 次(形成产品质量台账)。若出现 鱼虾原料降温缓慢(多因喷淋头堵塞),需暂停进料,用压缩空气(0.2MPa)吹扫喷淋头,更换损坏喷嘴后重新测试降温效率;若鱼糜凝胶强度下降(多因研磨温度偏高),需降低研磨机冷却水温 1-2℃,同时检测鱼糜 pH 值(维持 6.5-7.0,确保蛋白质稳定性);若冷冻品解冻后水分流失率超标(多因降温速率过快),需降低第二阶段降温速率至 0.8℃/h,重新解冻小批量样品(5kg)检测品质。

2. 批次生产后清洁与停机

每批次水产加工完成后(如 20 吨鱼虾预处理、10 吨鱼糜加工),需按规范操作:

• 停机流程:先关闭解冻池、研磨机等设备,待冷却介质温度降至常温(25-30℃)后,关闭压缩机,15 分钟后关闭水泵与 CIP 系统,切断总电源;

• 卫生清洁:启动 深度清洁程序,用高压水枪冲洗解冻池、冷却管(去除残留的鱼鳞、虾壳),再通过 CIP 系统对管路进行酸洗(2% 柠檬酸溶液)除垢,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对喷淋头、搅拌桨等部件拆卸清洗,确保无卫生死角;

• 性能检测:检测冷却介质缓蚀剂浓度(不足时补充)、管路腐蚀状态(无点蚀、锈斑),校准温度传感器(溯源至国家计量院水产专用标准),更换 CIP 系统过滤器滤芯。

1. 特殊情况应急处理

• 冷却介质污染(如海水渗入):立即停机,关闭与加工设备的连接阀,排空污染介质并按水产废水规范处理;用淡水冲洗管路 3 次,添加新的冷却介质与缓蚀剂,检测盐含量与 pH 值达标后,重新启动设备;已加工的水产品需进行额外微生物检测(如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不合格产品全部报废;

• 突然停电(原料保鲜中):迅速关闭冷水机总电源,断开与喷淋系统的连接,将未冷却的鱼虾转移至备用冷库(温度≤-18℃),避免原料升温腐败;恢复供电后,先检查冷却系统完整性,再逐步启动冷水机,待冰水温度稳定至 1℃后,重新进行原料冷却,对停电前处理的原料进行组胺含量检测;

• 解冻池超温(如温度骤升 5℃):立即关闭解冻池加热装置(若有),启动冷水机 应急冷却模式(加大冷却流量至 3.5m³/h),同时向解冻池加入冰块辅助降温;待温度恢复至 2±1℃后,检查温控系统(如温度传感器失效),排除故障前禁止继续解冻,已超温的冷冻品需重新冷冻后再按规范解冻。

三、水产加工冷水机维护与选型要点

• 日常维护:每日清洁设备表面与喷淋头,检测冷却介质盐含量、pH 值;每 2 小时记录水产品温度、微生物指标;每周启动 CIP 系统对管路进行 1 次深度清洁,更换缓蚀剂;每月校准温度传感器与水质检测仪,检查 2205 不锈钢部件腐蚀状态;每季度对压缩机进行维护(更换冷冻油),清理换热器表面的水垢与蛋白质残留;每年对管路进行压力测试(保压 0.6MPa30 分钟无压降),评估设备防腐性能;

• 选型建议:鱼虾原料保鲜选 冰水混合冷水机(制冷量 30-50kW,降温速率≥10℃/h),鱼糜加工选 双冷却恒温冷水机(控温 ±0.5℃),冷冻品解冻选 梯度缓冷冷水机(支持多阶段控温);大型水产加工厂建议选 集中供冷 + 分布式解冻系统(总制冷量 100-200kW,支持多车间并联);选型时需根据加工产能与原料特性匹配(如日产 30 吨鱼虾需配套 60-80kW 冷水机,日产 15 吨鱼糜需配套 40-50kW 冷水机),确保满足水产加工高鲜度、高安全需求,保障水产品品质与市场竞争力。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512-36902406

微信咨询
二维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