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我们的官方网站,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冷水机在数据中心行业的应用:高效散热与稳定运行的核心保障

发布时间:2025-08-08阅读:2

数据中心作为数字经济的核心基础设施,其服务器、网络设备等在高速运行时会产生巨大热量(单机柜功率从传统的 5kW 已提升至 30kW 以上,甚至超 100kW 的高密度机柜)。从机房空调的冷源供给,到液冷服务器的精准温控,再到电池储能系统的散热保护,每一个环节的温度控制都直接影响设备寿命、运行效率和数据安全。冷水机作为关键散热设备,需在全年连续运行的高强度工况下,提供稳定的冷量输出(控温精度 ±1℃),同时具备高可靠性、低能耗和智能调度的特性。数据中心用冷水机的选型与运行,是平衡散热效率、能源成本与系统可用性的核心环节,更是保障数据中心 PUE(能源使用效率)达标的重要支撑。

一、数据中心行业对冷水机的核心要求

(一)高可靠性与冗余设计

数据中心的零中断要求设备具备极致可靠性:

• 冷水机组需达到 99.99% 以上的可用性(每年计划外停机时间≤52.56 分钟),关键部件(压缩机、水泵、控制器)需采用 N+1 2N 冗余设计;

• 支持宽范围工况运行(环境温度 - 10℃45℃),在极端天气(如高温、暴雨)下仍能稳定输出冷量(冷量衰减≤5%);

• 具备完善的故障自诊断和容错能力,单模块故障时自动切换至冗余单元,切换时间≤15 秒,不影响后端设备散热。

某大型互联网数据中心因冷水机单点故障未及时切换,导致机房温度 15 分钟内升至 32℃,触发服务器宕机,直接损失超 200 万元。

(二)高能效与低碳运行

双碳目标下的数据中心对节能提出严苛要求:

• 冷水机组满负荷能效比(COP)需≥5.0,部分负荷(50%)时 COP≥6.0,符合《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 40879-20211 级标准;

• 支持自然冷却(Free Cooling)技术,在环境温度≤12℃时可完全关闭压缩机,利用冷却塔或空气侧换热器实现免费制冷;

• 采用环保制冷剂(如 R134aR513AR32 ODP=0GWP≤1500),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符合欧盟 F-gas 法规要求。

某超大型数据中心通过高效冷水机 + 自然冷却组合,PUE 1.4 降至 1.15,年节约电费超 1000 万元。

(三)精准控温与智能化管理

高密度服务器对温度波动极为敏感:

• 冷冻水出水温度需控制在 12±0.5℃,供回水温差维持在 5-10℃(推荐 8℃),避免局部热点(机柜进风温度≤27℃);

• 支持与数据中心 DCIM(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实时上传运行数据(温度、压力、能耗等),响应调控指令;

• 具备 AI 自适应控制功能,可根据机房热负荷、室外温湿度等参数自动调整运行策略,实现动态能效优化。

风冷螺杆式低温冷冻机一二.png

二、不同冷却架构的定制化方案

(一)风冷冷水机组方案:中小型数据中心适用

1. 系统构成与特点

◦ 核心设备:采用涡旋式或螺杆式风冷冷水机(制冷量 50-500kW),室外安装无需冷却塔,简化机房布局;

◦ 散热路径:压缩机将制冷剂压缩放热室外风机强制散热蒸发器冷却冷冻水冷冻水输送至机房空调(CRAC/CPA);

◦ 适用场景:中小型数据中心(IT 负载≤5MW)、边缘数据中心,或土地资源紧张、水质较差的地区。

1. 优化设计

◦ 变频控制:压缩机、风机均采用变频技术,根据冷冻水温度和室外环境自动调节输出(节能 20%-30%);

◦ 模块化组合:多台机组并联运行,支持按需扩容(单模块故障不影响系统运行);

◦ 智能除霜:采用自适应除霜算法(根据结霜厚度而非固定时间),减少除霜能耗损失(降低 5% 以上)。

某边缘数据中心采用 10 100kW 风冷模块机,PUE 控制在 1.3 以下,年运维成本降低 25%

(二)水冷冷水机组方案:大型数据中心首选

1. 系统构成与特点

◦ 核心设备:离心式或螺杆式水冷冷水机(制冷量 500-5000kW+ 冷却塔 + 板式换热器,构成闭式循环系统;

◦ 散热路径:冷冻水循环冷却机房设备冷水机蒸发器降温冷却塔将冷凝器热量排放至大气(冬季)自然冷却换热器免费制冷;

◦ 适用场景:大型数据中心(IT 负载≥5MW)、超算中心,追求极致能效和高密度散热的场景。

1. 关键技术

◦ 磁悬浮压缩机:无油运行减少摩擦损耗,部分负荷能效提升 30%,寿命延长至 20 年以上;

◦ 自然冷却深度利用:采用多级换热设计,当室外湿球温度≤10℃时,自然冷却贡献率≥80%

◦ 变频水泵:冷冻水泵、冷却水泵均采用变频控制,根据压差或流量自动调节转速(节能 30%-40%)。

某超算中心采用 4 3000kW 磁悬浮冷水机 + 自然冷却系统,年自然冷却运行时间达 2000 小时,节约电费 600 万元 / 年。

(三)液冷专用冷却方案:高密度服务器散热

1. 冷板式液冷冷却

某金融数据中心采用冷板式液冷方案,单机柜功率提升至 50kW,较传统风冷 PUE 降低 0.2

◦ 核心挑战:冷板式液冷服务器(单机柜功率 30-100kW)需精准控制冷却液温度(20±1℃),流量不足会导致 CPU 温度超标(≥85℃触发降频)。

◦ 定制方案:

▪ 采用精密螺杆冷水机(制冷量 100-1000kW),为液冷分配单元(CDU)提供 15±0.5℃冷冻水,流量控制精度 ±2%

▪ CDU 采用双回路设计(主备切换时间≤5 秒),配备流量传感器和压力补偿装置,确保每台服务器冷却均匀;

▪ 与服务器 BMC 系统联动,实时监测 CPU 温度,超限时自动增加对应机柜流量(响应时间≤10 秒)。

1. 浸没式液冷冷却

◦ 需求:浸没式液冷服务器(单机柜功率 100-300kW)的 dielectric fluid(介电流体)需从 50℃冷却至 35℃以下,温差过大会影响散热效率。

◦ 方案:

▪ 采用低扬程大流量冷水机(制冷量 200-2000kW),配合壳管式换热器,冷却液流速维持 1.5-2m/s

▪ 系统采用 - 间接冷却,避免介电流体与冷水直接接触(防止污染和泄漏风险);

▪ 配备油液分离器和精密过滤器(精度 10μm),去除介电流体运行中产生的杂质和挥发物。

三、运行管理与能效优化

(一)全生命周期可靠性保障

1. 冗余配置与维护策略

◦ 设备选型:关键冷水机组采用 2N 冗余(如 AB 两套独立系统),单套系统故障时负载自动切换;

◦ 定期维护:每月清洁过滤器、检查皮带松紧度;每季度更换冷冻油(螺杆机)、校准传感器;每年进行性能测试(满负荷、部分负荷);

◦ 故障预防:通过振动分析(检测压缩机轴承状态)、油液分析(监测污染物含量)提前预警潜在故障(准确率≥90%)。

1. 极端工况应对

◦ 高温天气:提前清洗冷却塔填料和换热器,启用备用冷却塔,必要时降低出水温度(如从 12℃降至 10℃);

◦ 停电故障:启动柴油发电机(市电中断后 15 秒内供电),确保冷水机、水泵等关键设备运行;

◦ 水质恶化:安装在线水质监测仪(监测电导率、浊度、pH),超标时自动排污并补充药剂(缓蚀阻垢剂)。

某数据中心通过完善的维护策略,冷水机组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从 10000 小时提升至 15000 小时。

(二)能效优化与低碳运行

1. 动态负荷匹配

◦ 智能调速:根据机房总冷量需求(通过 IT 负载预测)自动调整压缩机转速、水泵频率和风机转速,实现 按需供冷

◦ 出水温度优化:在服务器允许范围内(进风温度≤27℃),夏季将出水温度从 12℃提高至 14℃COP 提升 5%),冬季提高至 16℃

◦ 夜间节能:利用夜间谷段电价(0:00-8:00)蓄冷(蓄冷罐容量≥2 小时冷量),白天高峰时段减少机组运行。

1. 自然冷却深度挖掘

◦ 阶梯式运行:当室外湿球温度≤18℃时,开启自然冷却换热器与冷水机并联运行;≤12℃时,完全切换至自然冷却模式;

◦ 冷却塔优化:采用变频风机冷却塔,根据出水温度自动调节风量;冬季启用防冻措施(如电加热、乙二醇溶液);

◦ 某北方数据中心通过自然冷却优化,年压缩机运行时间减少 40%,自然冷却贡献率达 65%

(三)智能化管理与数字化运维

1. DCIM 系统集成

◦ 数据采集:实时采集冷水机、水泵、冷却塔的运行参数(采样频率 1 分钟 / 次),建立能耗模型;

◦ 联动控制:根据机房热点分布、空调回风温度自动调整冷冻水流量和水温,实现 精准制冷

◦ 能效分析:生成 PUE 分解报告、机组能效曲线,识别能效异常点(如换热器结垢导致 COP 下降)。

1. AI 预测性维护

◦ 负荷预测:基于历史数据和 IT 负载增长趋势,预测未来 7 天冷量需求(误差≤5%),提前调整运行策略;

◦ 故障诊断:通过机器学习识别异常振动、电流波动等特征,提前 7-14 天预警故障(如压缩机异响、水泵叶轮磨损);

◦ 寿命评估:建立设备老化模型,预测关键部件剩余寿命(如轴承剩余寿命误差≤10%),制定精准更换计划。

四、典型案例:超大型数据中心冷却系统设计

(一)项目背景

某超大型数据中心(总 IT 负载 100MW,单机柜功率 50kW)需建设高效冷却系统,要求 PUE≤1.2,可用性 99.999%,年运行时间 8760 小时,满足 东数西算绿色低碳要求。

(二)系统配置

1. 冷却架构

◦ 主冷源:16 3000kW 磁悬浮离心冷水机(12 4 备),采用 R134a 环保制冷剂,满负荷 COP≥6.0

◦ 自然冷却:配备 8 台大型板式换热器(单台换热面积 1000㎡),冬季自然冷却运行时间≥2500 小时;

◦ 末端散热:冷板式液冷系统(覆盖 60% IT 负载)+ 行级空调(覆盖 40% IT 负载),冷冻水供回水温度 12/20℃(温差 8℃)。

1. 节能与安全设计

◦ 全系统变频控制(冷水机、水泵、冷却塔风机均变频),根据 IT 负载动态调整输出;

◦ 安装智能水质管理系统(自动加药、排污),维持冷冻水 pH 8.0-9.0,硬度≤50mg/L

◦ 采用 2N 冗余供电(双路市电 + 柴油发电机),确保冷却系统不中断。

(三)运行效果

• 能效指标:PUE 实测 1.18,年总耗电量较传统方案减少 1.2 亿度,折合减少碳排放 8 万吨;

• 可靠性:系统连续运行 3 年无计划外停机,冷水机组平均 COP 5.8(含部分负荷);

• 成本效益:年节约电费 960 万元,自然冷却贡献冷量占比 62%,投资回收期 4.5 年。

数据中心行业的冷水机应用,是高可靠性”“极致能效智能运维的高度统一,它不仅是保障服务器稳定运行的核心,更是实现数据中心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随着 AI、云计算的发展,单机柜功率将突破 100kW,冷水机将向 模块化集成(快速部署)、全变频驱动(深度节能)、零碳制冷剂(如 CO₂跨临界循环)方向发展。



在线客服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0512-36902406

微信咨询
二维码
返回顶部